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院长——《静坐随笔》
2013-11-26 09:28 作者:未知
看到在学校里逐渐成长的学生们,我倍感欣慰,也偶尔会想到他——我的儿子,但是这个念头总会一闪而过。
近日工作之余,经朋友推荐,看了湖南卫视的《爸爸去哪儿》,发现自己关注学生比关注儿子还多,心生愧意。忙里偷闲跟儿子促膝长谈后万分感慨:原来我在儿子的眼中是这样子的老爸。第二天,儿子让我看了不久前他写的一篇作文《我的爸爸》。
我的爸爸
我爸是个校长,他头发少少的,但是胡子蛮多的,他每天都要对着镜子将胡子剃掉,而胡子偏认为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于是就“野火烧不尽”了。
我爸表面上对我严格要求,但是内心却非常善解人意。虽然是一校之长,但总爱做“鬼脸”追我,还经常喜欢逗我玩,真是一个“老顽童”。有一次,我在房间看书,爸爸说:“你下来一下,我有话对你说”。等我下来找他的时候,他早跑去看电视了。当我问他有什么事情跟我说的时候,他挠了挠头,有点害羞的笑着说:“忘记了”。
我爸还是一个好学的爸爸。有一天,我放学回家,就看见爸爸在念书,念的还是我在一年级学的语文课文本。我问:“爸在干啥呢?”“噢,学校里组织说普通话,我这个带头人开会总讲土话,不起带头作用怎么行?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,就照着你这带声调的书念念呗。爸还得拜你为师呢!”我一听,将胸脯一拍,说:“没问题,我可以收下你这个徒弟”。虽然没有拜师仪式,我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师,我念一句,爸跟我念一句。我教的认真,爸学的认真。我的这个“徒弟”没过几天,读上一段课文,我竟挑不出错音节来,你说神不神。
我喜欢他一个理由就够了:他是我爸。
看完后被他感动了,心理暗下决定:儿子,你的成长我一路伴随,亦师亦友。
- 上一篇:厨师 退伍军人的另一种选择
下一篇:毕业生:如何摆脱2014年“更难就业”的寒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