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进补有诀窍,御寒保暖平补要记牢
2012-10-25 18:21 作者:长沙新东方烹饪学校
霜降,《二十四节气解》中说:“气肃而霜降,阴始凝也。”今年霜降节气是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六日,天气渐冷,开始有霜。霜降是冬季的前奏,预示着气温继续降低,人体的阳气向内收敛,所以尤其适合进补。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,其次要防秋燥,运动量可适当加大。饮食调养方面,此时宜平补,要注意健脾养胃,调补肝肾,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,玉米、萝卜、栗子、秋梨、百合、蜂蜜、淮山、奶白菜、牛肉、鸡肉、泥鳅等都不错。那么在气温变化特别大的霜降时节,要如何才能正确进补呢?
为冬季御寒做准备
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蛰虫咸俯。”说的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;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;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。很明显,这三候都指向了一件事:霜降时节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为冬天打基础。养生也是如此,秋补基础牢固,到了冬季人体才能够抵御风雪严寒的侵袭,达到预防疾病、保健强身的目的――因而有了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。
如此一说大家便知,霜降养生的意义有多重要,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进补。不过,如此重要的进补,说的并不是大补特补,而是顺应秋季环境和人体特性的平补,同时结合当地此时节的天气因素,温和进补。
平补为主兼顾温润
那么,究竟该如何平补呢?因个人体质、情况有所不同,进补重点不尽相同。长沙新东方烹饪学院认为,晚秋很多人容易抑郁,可以将合欢皮与郁金、玫瑰花煮水每天代茶饮,若为了清润,还可加些麦冬;而每至深秋就会脾胃不适的人,适宜将桂圆、花生、红枣、黄豆、白米、薏米和茯苓熬粥,如想清热除湿,这款粥里还可或多或少加一些红小豆或绿豆。这款材料丰富、口感颇佳的粥,对于大众的晚秋养生也有一定功效。针对防秋燥,芝麻、蜂蜜、银耳都不错,适当多吃益处多多。
于平补来说,适合的食材很多,比较典型的有山芋、红枣、豆腐等豆制品、白菜、胡萝卜、牛奶、鸡肉、海带、紫菜、黑豆、黄豆、苹果、柚子、梨、葡萄、香蕉……它们看似杂乱,其实选择时有章可循,总的特点都是温润,这样才不会补出火来。当然,中医讲究进补因人而异,如想补得完美,最好辨清体质,酌情而补。
降温防风避免感冒
近几日,长沙天气变化比较大,降温常常骤然发生,这种时候呼吸道尤易受伤,因此,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就成为重点。预防呼吸道疾病,头一条便是少去人多、空气不流通的地方,此外还应注意保暖。另外,一些生活细节也当有所注意,比如晨练不要起得过早,理想的时间是等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再出门;平时适当锻炼,多做腹式呼吸;保证休息,避免劳累。
霜降时节早晚温差大,冷热失常,要注意添加衣服,不要因为追求“美丽冻人”而吝啬添加衣物,要知道秋风扫落叶可一点都不温柔。
- 上一篇:酱香双丸乌冬面的做法
下一篇:香辣花蛤的做法